12月11日晚,由经济学系《学经济》编委会与经济学社共同策划的“大萧条”学术交流会首场讨论会在漳州校区博学二102室举行。此次交流会形式新颖独特,旨在通过建立研讨小组的方式,整理各学派对1929年至1933年“大萧条”成因的分析,收集支持不同理论观点的数据,并对各学派理论进行对比。
由于前期宣传工作到位,同学们对本次交流会应给予了热情的关注和积极的支持,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近20名同学主动报名参加了此次交流会。在当晚的讨论会上,《学经济》编委肖朗和经济学系06级赵柘锦同学先后就此次交流会各研讨小组的研究重点、参考书目、研究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发言,并为报名参与此次交流会的大一同学及非经济类专业的同学简要讲述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最后,经与会人员集体讨论,分别选出了“凯恩斯学派”小组、“社会心理学”小组、“金融工具及金融风险”小组、“货币主义者”和“奥地利学派”小组的负责人和小组成员,讨论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本次学术交流会预计用3周的时间,在下个阶段中,各研讨小组每周将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协作阅读等方式,逐步展开研讨学习,并于12月28日举行的学术交流会上展示其研讨和学习成果。
(《学经济》编委会 宋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