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校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在京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预测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2-11 点击数:

2月10日上午,十大网投正规信誉网址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在北京举行2007年春季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预测发布会,公布了利用CQMM模型对中国2007年至2008年共八个季度的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变化的预测,模拟了人民币汇率如果每年升幅达6%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这是CQMM自去年7月投入运行以来的第二次预测数据发布。

发布会由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十大网投正规信誉网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溥教授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经济研究中心陈企业教授共同主持。十大网投正规信誉网址校长朱崇实教授、副校长李建发教授、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宏志教授出席了会议,李建发、王宏志分别代表双方学校致辞。李建发说,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的合作开发项目意义重大,首先它是一项创新性研究,是基础研究与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既能带动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工作,又能服务于决策咨询,它将成为政府机关、研究机构、企业部门进行宏观经济分析预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并对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质量起到示范性作用。同时,该项目也为厦大开展中外合作研究的努力提供了一个范例。李建发表示,今后该模型将长期运行,不断完善,定期发布预测报告和政策模拟结果。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由厦大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合作开发,并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金资助。CQMM是目前中国国内唯一投入运行并定期发表经济预测及政策模拟评估的季度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已具备了发布包括贸易构成指标在内的共23个重要宏观变量季度预测数据的功能,因此,CQMM是国内首个发布贸易构成变化的现役模型。

发布会上,课题组对2007年和2008年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进行了如下预测:在人民币保持每年3%的升值幅度、2007年上半年世界市场需求继续扩大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为抑止国内投资需求而可能再次调高贷款基准利率的假定下,2007年中国GDP增长率将下降为9.67%,低于10%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继续回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回落2.65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下降,为23.6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速将基本维持2006年的水平,小幅下降至13.34%。净出口增长速度将下滑至22.85%;同时,外汇储备增速将只有小幅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CPI涨幅预计为1.55%,略高于2006年的水平。预计2008年,GDP增速将保持在9.27%的水平;主要价格指数也将进一步回落。课题组提出:在保持人民币渐进升值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在2007年可继续维持“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宏观调控应继续采取频调和微调的方式。在外部需求的带动下,2007年上半年出口有望维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但2007年下半年投资需求速度可能又会加快,因此,政府应密切关注下半年投资需求的变化情况。

自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调整后,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在不断增强。为了研究“多大程度的人民币升值幅度是当前中国经济可以承受的”这个问题,课题组加大了2007年、2008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模拟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让人民币按每年6%的幅度升值,那么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紧缩效应将非常明显。虽然人民币短期快速大幅升值将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增速迅速下降,但2007年GDP增长率将下降0.62个百分点,仅能维持在9.05%的水平;2008年GDP增长率将下降至7.08%。课题组提出,人民币短期快速升值绝不是解决中国贸易顺差扩大的有效手段。在人民币升值幅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下,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谨慎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和把握政策力度,既要保证国内经济平稳增长,又要减轻人民币升值紧缩效应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

课题组建议,应使财政政策在调整总需求结构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大重视供给调整,把提升本国经济竞争力、增加有效供给能力、提高收入水平放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首位。同时,在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同时,也要防止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进一步自我强化,以避免激励更多的短期资金流入。

发布会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陈光炎教授和陈抗教授,十大网投正规信誉网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溥教授、副主任龚敏教授分别汇报了《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07年春季报告》的主要内容。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财政部、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教育部、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委领导,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学者围绕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尤其是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1套和4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经济参考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加坡《联合早报》、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等国内外媒体记者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党委宣传部 王瑛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