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学经济》漳州校区编委会第三次论文讨论会在博学一101室举行。本次讨论会的主题是“里昂惕夫悖论及相关理论”。
对于正在学习《国际经济学》的06级编委而言,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贸易模式的分析是国际贸易理论和经验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和规模经济等都是用于描述贸易模式决定因素的关键词。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的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二战后的美国被公认为是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其出口的应该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里昂惕夫数次计算了美国进出口产品的劳动与资本含量的比例后得出了惊人的结论:美国的出口品是相对劳动密集型的,而它的进口品是相对资本密集型的。这个结论和HO模型所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关于“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有很多,例如要素禀赋理论的模型假设条件过于完美,过于严格,它要求的所有国家的技术水平相同,有相同的消费需求,都是完全市场竞争经济等都是在现实中无法达到的等等。
通过这次讨论,编委们学习到了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发展历程以及各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理论的实证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
(经济学系 姚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