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2008年秋季预测发布会在新加坡顺利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8-18 点击数:

8月18日上午,十大网投正规信誉网址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在新加坡举行2008年秋季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简称CQMM)预测发布会,公布对中国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共六个季度的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并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评价和展望。这是CQMM自2006年7月投入运行以来的第五次预测数据发布。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是依据支出法核算GDP的方式,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刻画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揭示外部经济波动对内部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以及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的政策效应,为政府宏观调控部门选择有效的调控手段提供可操作的政策建议。本次发布的主要目的是:(1)根据2008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结合当前世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判断我国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2)基于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汇率非对称性变化,模拟其宏观传导机制,分析我国对美国、欧盟出口变化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模拟价格的传导机制,以此分析理顺要素价格对CPI的影响;(4)依据模型模拟结果,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评价与展望。

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徐冠林教授、十大网投正规信誉网址副校长吴世农教授、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张小康阁下、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编辑林任君先生等出席了预测发布暨2008-2009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善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模型室主任李雪松教授、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博士、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肖耿博士等,以及新加坡的各新闻媒体记者。

会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十大网投正规信誉网址闽江学者、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陈抗教授和十大网投正规信誉网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龚敏教授共同报告了预测结果。

课题组对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模拟及预测如下:在外生假定人民币今明年将分别上升8.1%、2.1%的幅度、美国与欧盟经济发展步伐放缓、世界原油价格走势呈倒“∪”型以及央行在2008年利率不变、2009年两次降息的条件下,2008年中国全年GDP增长率将回落到9.86%,其中,第三季度GDP增长率将回落至9.59%,第四季度回落至9.31%。进入2009年,GDP增速还可能进一步出现小幅回落,全年保持在9.66%的水平。其中一季度将为9.73%;二季度上升至9.94%,三季度回落至9.54%后,第四季度再次回升至9.50%。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继续回落。2008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将降至11.78%,回落0.31个百分点;2009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将继续回落,为8.86%,比2008年下降2.92个百分点。2008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2007年基本持平,为25.69%,2009年可能大幅下降至19.21%,比2008年下降6.48个百分点。2008年按不变价计算的居民消费总额增长为8.49%,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00%。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下降至15.72%,居民消费总额增速也将下降至7.78%。。2008年净出口增长速度将首次出现负增长,-18.67%同时,2008年,外汇储备增长率预计为36.00%,与2007年相比下降6.01个百分点。主要价格指数方面,CPI可望在2008年底回落到6.17%,但全年仍将高达7.18%,其中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将分别高达6.61%、6.17%。2009年CPI将全面回落到4.68%;受CPI影响,2008年GDP平减指数也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全年预计为8.90%,但同样的,2009年,该数据将回落到7.08%。此外,投资价格指数的变化也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态势。由于最终产品市场的竞争,由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所推动的PPI上涨短期内难以快速传导到CPI。考虑到出口企业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而有可能转而寻求国内市场的因素,CPI将持回落的态势,而且由于资源、劳动力、环境等涨价因素的存在,预计PPI还将继续高于CPI,但两者的差距有可能不断缩小。外部经济环境方面,欧元区在滞胀威胁的压力下放松银根,美元对欧元止跌微升,人民币对美元停止升值,对欧元微升,导致我国净出口增加,即美元对欧元或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每升值一个百分点,2008年、2009年中国GDP比基线预报结果分别上升0.1%、0.5%。

由此,课题组建议:

在经历了2003-2007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在本年度进入了回落调整期。最近,为防止经济过快下滑,宏观经济政策有所调整。尽管这一调整有一定必要,但是,我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不应过大幅度调整,仍应维持适度从紧的基调。其原因是: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回落就目前而言,尚不能视为本轮经济增长下行区间的开始,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存在,通过微调,使中国经济在未来两三年内保持在9.5-10%这一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相近的实际增长,是有益的。

这一考虑的根本着眼点是促进经济结构及增长方式的调整。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在外部需求旺盛情况下,进行我们所期待的经济结构调整是不太可能的,只有在外部需求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地维持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辅之以必要的结构性政策,方能形成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压力。

1.我们认为,在相对价格关系不合理情况下,资源配置的优化、高效使用从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尽快调整近年来形成的相对价格扭曲。通过理顺要素价格,迫使部分高消耗、高污染、环境代价大的企业退出。理顺要素价格,有可能形成通胀压力,因此,需要一个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来控制因理顺要素价格可能导致的通胀。

2.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要素成本(土地、原料、人工)上涨的压迫下,部分规模以下企业将面临较大困难,这一困难从促使既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整合和转型看,并非坏事,相反,它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和整合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环境,继续保持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利于:(1)龙头大企业逐步转向开拓国内市场,通过国内市场发展品牌,通过向品牌经营、营销经营等产业链的高端部分移动,增加其产品附加值,最后实现自主品牌的国际化经营;(2)部分规模以下企业退出,从而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国外贴牌生产的比例、低附加值生产的比例,(3)留存下来的中小企业向专业化厂家转化,围绕行业内大型企业,形成金字塔式的外包加工体系,提高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们认为,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将逐步改变国内的收入分配结构,逐步调整两高一低的既有格局。为了促进这一调整,财政政策应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1)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个税起征点,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提高居民收入的整体边际消费倾向,促进国内消费的增加。(2)增加对企业创新活动、品牌经营的资助,促进企业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转型。(3)通过理顺价格关系,逐步减少对高能耗产品与高能耗消费行为的财政补贴。(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