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济学系副主任杨继国教授接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的专访,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表见解。杨教授认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已由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利于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以下为访谈的部分内容:
记 者:国家为什么会这么重视建设海西经济区呢?
杨继国:长三角、珠三角发展得相对比较好,闽南这一块发展相对滞后。福建省有关领导注意到这一问题,所以开始着力推动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我想这是一个动因。并且,如果我们把海西的经济发展好了,也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
记 者:海西经济区主要的经济优势是什么?
杨继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台的优势。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包括人文、历史等各个方面,两岸合作的基础良好。另外一个方面,从海西经济区本身来看,已经涉及到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地区,海西经济区实际上是处在它们当中的。通过建设海西经济区,可以把这两个目前经济发展最好的地方联系起来。
记 者:海西经济区主要有哪些产业优势?
杨继国:两岸农业合作的不错,另外第三产业,包括物流、金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记 者: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这个《意见》之后,未来海西经济区将展现出怎样的发展格局?
杨继国:海西经济区原来从一个区域型的发展战略,现在我想,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回顾一下历史就清楚了,改革开放首先从几个特区开始试点,逐步扩大到沿海开放城市,接着是建设长三角、西部大开发等,现在又建设海西经济区,我想这是有秩序、有层次地在推进,其前景是很广阔的。现在,我们提的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以后一定会上升到整个海峡的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