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小燕 李夏珊
厦门网[海峡网] 日期:2007-07-26
本报讯(记者 张小燕 实习生 李夏珊)发布会后,厦大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溥教授及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陈抗教授等接受记者提问。
关于外贸:
外贸政策重大调整有利持续发展
问:今年以来,我国对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连续重大调整,请问这对中国经济将产生什么影响?地处东部的厦门,更关注加工贸易政策的引导。如何看待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
答:这样的政策调整是必要的。否则,我国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也将会继续增长。外贸顺差若长期保持在50%以上,外贸持续增长是不可维系的。可以预见,受政策影响,加工贸易进口将下降,一般贸易进口将拉升。
至于加工贸易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这些年来不甚理想。原因在于内地劳动力还在往东部集聚,东部一些地方还在提供低价的土地,企业“西移”成本太高。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低级加工贸易有可能往越南等国家和地区转移。中国,已经并将继续走一段依靠加工贸易加速发展的道路,但必须逐步转移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型国家的道路。
关于股市:
股市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将逐步显现
问:国家宏观调控是“适度从紧”,还是“全面紧缩”,对股市将产生重大影响。请问,学者们如何判断政策走向?
答:目前中国股市不是十分成熟,中国股民的心理承受力还比较脆弱,容易跟随政府调控政策起伏。因此,政府对股市的宏观调控政策要维持一贯性。我们的判断是“适度从紧”,而不是“全面紧缩”。
宏观调控手段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兑政策。我们预测,2005年以来我国实行偏紧的财政政策将继续;央行也将在2008年还有一次调息;政府扶持三农的政策还将持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生猪生产的政策也将一直持续。
目前股市的良好态势,是我们学者盼望了十年的一个结构性转变。以前,我们90%以上的企业都是依靠银行的间接贷款得以发展。现在,老百姓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投资到股市上去,企业实现直接融资,这有什么不好呢?股市的转变,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将逐步显现出来。
关于房价:
政府应扩大廉租房、平价房的供应
问:央行持续调息并降低利息税,房价还是无法得到有效抑制。对抑制房价,学者们有何建议?
答:以新加坡的经验,事实上,房地产市场很难进行调控。目前,房地产的供应有限,需求却很旺盛,短期政策不大可能控制房价。但是,政府又必须解决这个难题。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政府应注意扩大廉租房、平价房的供应,厦门也已经这样做了。